硬度是什么意思啊?
测定水中钙、镁含量时,溶液的pH值应保持在10左右。
提高pH值可以提高滴定的灵敏度,但pH值过高时,钙、镁离子会沉淀。
可能发生; 终点是提前确定的,造成较大偏差。
因此,从实际测量EDTA酸的效果可知,PH=10是测定钙镁的最佳条件。
钙镁水含量。
这意味着硬水可以在肥皂水时被检测到。
做法:将水放入容器中,加入少许洗洁精,搅拌。
过一段时间后,如果出现白色薄片,则说明水是硬水,即含有钙离子和镁。
否则,软水就意味着它不含钙和镁。
自来水总硬度的测量 一、客观要求 1、规定钙指示剂和EBT的使用; 二、实验原理 1、标定 相关标定材料有:金属Zn、ZnO、CaCO3等。
Ca2++HIn2-=CaIn-+H+Ca2+H2Y2-=CaY2-+2H+CaIN-+H2Y2-=CaY2-+HIn2-+2H+蓝色 2、水硬度的测量是指含量。
除碱金属外的水。
由于Ca2+和Mg2+的总量远高于其他金属,因此通常用水中Ca2+和Mg2+的总量来表示水的硬度。
以度表示(1○=10mgCaO)。
协调 EDTA 滴定法是一种准确、快速测量水硬度的方法。
。
当pH=10时,Ca2+、Mg2+与EDTA形成透明络合物,而铬黑T与Ca2+、Mg2+形成红色络合物。
当lgKCaIn
红蓝 测量水中 Ca2+ 和 Mg2+ 含量时,因为当 Mg2+ 与 EDTA 结合时,首先用 EDTA 的 Ca2+ 量与灵敏指示剂充分配合来标记终点。
如果水样中存在Fe3+、Al3+、Cu2+,会对铬黑T产生封闭作用。
可加入Na2S使Cu2+沉淀成CuS,在碱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掩蔽Fe3+和Al3+。
用EDTA法测水的总硬度时,为什么滴定钙镁离子总量时,要控制pH=10,而滴定钙离子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—13?
用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和滴定钙、镁离子的总量和成分时,关键在于控制pH值的不同。
首先,滴定Ca2+和Mg2+的总体积时,选择铬黑T作为指示剂。
铬黑T在pH值8~11范围内呈蓝色,形成红紫色络合物,终点溶液变为蓝色,因此pH值必须稳定在10,以保证颜色变化的准确性。
仅测量钙离子时,pH值应从12提高至13,目的是促进Mg2+完全转化为不溶性沉淀Mg(OH)2,从而避免干扰钙离子的测定,保证结果的准确性。
在此pH范围内,钙离子和指示剂形成酒红色复合物。
此时,指示器本身为纯蓝色。
滴定完成后,溶液的颜色将从酒红色变为纯蓝色。
但如果pH值太高,如13,指示剂本身会变成酒红色,难以区分终点,所以需要控制在12到13之间。
<在其他测量方法中,当pH为12时,镁离子沉淀,可以进一步滴定钙离子。
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,钙、镁原子化后,通过特定波长的吸收来测量其浓度,例如钙离子在422.7 nm处,镁离子在285.2 nm处。
这样,通过比较标准溶液的吸光度,就可以计算出水样中钙、镁的含量。